4月28日至5月2日,上海线下消费支付金额343.6亿元,线上消费支付金额245.8亿元。2023国际消费季暨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瞬间点燃了这个“五一”假期的消费热情,假日经济加速回归。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节日期间,上海消费市场日均举办各类主题促消费活动超500场,总体呈现商旅文联动效应强、餐饮市场恢复好、外来消费增长快等特点。
【资料图】
位于新天地的城市露营营地给市民带来钢筋水泥中的郊野乐趣。
餐饮业消费金额62.6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62.8%
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4月28日至5月2日,全市线下消费支付金额343.6亿元,线上消费支付金额245.8亿元。其中,餐饮业消费金额62.6亿元,同比2021年节日同期增长70.0%,同比2019年节日同期增长约62.8%。
银联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外来消费发生消费金额为148亿元,同比2021年节日同期分别增长15.0%,同比2019年节日同期分别增长19.3%。长三角地区来沪消费占外来消费比重较高,苏浙皖三地消费人次,合计占比达到31.4%。江苏、广东、浙江客群消费人次,位居全市外来消费前三位。
上海海港队球迷在与上海申花德比中为主队摇旗呐喊。
波提切利主题展以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为纽带,带领观众领略当时佛罗伦萨的风土人情。
节日期间,年轻的“二次元”消费者齐聚上海,打卡动漫展览和限量周边。南京路步行街加速吸引新生代消费,第一百货全新打造的“星空间”和“绮丽次元街区”引来潮玩客群聚集。小陆家嘴-张杨路商圈消费金额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10.0%。南京西路商圈恒隆广场举办Game of Wonder欢乐庆典活动,推出众多独家、首发及限量单品。徐家汇商圈推出消费新场景,港汇恒隆广场跨界“剧院魅影”带来“商业+艺术”消费新体验,美罗城推出“美罗湾五番YES!春集”主题活动,节日期间销售额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明显。
节庆首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五五购物节”同步启动,联动青浦、吴江、嘉善等地,陆续推出100多场消费活动,共同发布活动清单和消费地图,有机串联三地的消费地标和载体。
多个IP标杆活动启动,排队效应再掀高潮
节日期间,第四届“五五购物节”多个IP标杆活动启动。
2023崇明花朝节·建设镇自然卷卷牧野为广大游客创造“羊驼的秘密花园”全新体验。
“五一”期间,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在安义路举行。
位于青浦区徐泾镇的蟠龙天地,赶在“五一”假期正式开业,成为节日里市民游客的新晋“网红”打卡点。
2023上海进口嗨购节暨四叶草五五生活节,推出“国别商品文化缤纷月”“跨境欢购节”“出海优品 云购申城”等近90项进口商品特色活动,充分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2023上海双品网购节暨数字生活节,围绕数字生活、数字商圈、数商兴农、即时电商,推出88项特色促消费活动,同时联动三明市三元区、沙县区、尤溪县共同启动“数商兴农”沪明合作。
上海绿色消费季推出近100场绿色消费主题活动,首次发布上海绿色餐厅地方标准和“绿色消费行动计划”。上海汽车品质消费嘉年华普陀专场活动期间,“普陀购物”专属IP“普小嗨”“普小购”正式亮相,40余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现场展销促销,开展线上直播。
作者:徐晶卉
编辑:傅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