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广大中小学作为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应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其重要性、紧迫性,创新育人模式,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着眼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大局,必须加快育人方式变革,构建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新的育人机制。
加强科学教育,加快构建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没有选择就没有学习的内在动力;没有相应的课程,科学教育就少了载体。《意见》指出,各地要加强教学管理,按照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对学校而言,加快构建科学课程体系,有利于改变目前比较单一的育人方式。要在国家课程方案的总体框架内,从“学什么”入手进行结构优化。其中小学阶段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对学生及早开设以科学兴趣为导向的实验课;中学阶段可按照学科进行新科技内容的嵌入,大量增加课内实验及跨学科的项目学习、主题学习,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释放学生潜能,滋养科学精神。笔者所在的学校,现有280余门课程,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科学学习的需要。
加强科学教育,加快由教向学的转变。《意见》指出,创造条件丰富内容,拓展科学实践活动,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原则上应不少于10%的教学要求。这有利于促进由教到学的转变,进而解决学习动力机制转换的根本问题。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容易受到限制,进而缺失了主动思考的动力和追求真理的意识。这是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我们要直面问题与挑战,加快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习任务驱动学习变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机制。
加强科学教育,加快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意见》指出,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探索选拔培养长效机制,以及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这些举措都涉及评价制度改革。营造宽松、包容、平等、自由的教育生态,是科学教育应有的氛围和生态。目前,以升学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在许多地方依然存在,成为实施科学教育的制约因素。必须下决心采取坚决措施,彻底改变对学生、教师以升学为导向的评价观。教师按照教育规律、教育科学施教,学生按照自己的禀赋、潜能发展兴趣爱好,这样的教育生态才有利于科学教育的推进发展。从实践看,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是强化科学教育最为关键的环节。
加强科学教育,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意见》要求,落实小学科学教师岗位编制,加强中小学实验员、各级教研部门科学教研员配备,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一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这对科学教育师资质量的提高是利好。科学教育应由具有科学素养的教师来实施。当前,应多选拔有创新精神、热爱教育的毕业生从教。同时,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科学教育能力培训。
加强科学教育,加快构建经费保障机制。《意见》提出,统筹各方资金和项目,广泛争取社会资助,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支持力度。高质量科学教育的成本支出较高,从长远来看,国家有必要出台相应的经费政策,重点予以保障。当然,与之相关的是坚定不移地扩大办学自主权,建立以校为本的全额预算制度,实施民主理财,加大公开民主监督,实现把钱花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形成事业发展与资源支撑协调统一的新机制。(徐友礼)
(作者系国家督学,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上一篇: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继续改善
下一篇:最后一页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