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
(资料图片)
9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还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在这个节气里,气温在下降的同时,气候也变得干燥,过了白露,人们容易出现“秋燥”症状,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在这个节气里,人们应当预防哪些疾病?就此,四川省针灸学校的叶翠萍、徐新为大家进行解读。
“衣食住行”上需记住这几点
衣,需早晚及时添加衣服。“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就告诉人们白露时节气温转凉,不能赤膊露体,尤其一早一晚要添衣服。但添衣不要过快过厚,俗话说:“春捂秋冻”,此时适度经受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
食,需注意营养,养肺润燥。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
住,夜晚睡卧不可贪凉。在白露的时候不仅要在早晚添加衣物,同时在睡觉时也不可贪凉。这个时节可以撤掉夏季用的凉席,关上空调,将薄棉被备在床头,随时取用。夜晚睡觉关好窗户,防寒湿侵袭出现关节酸痛沉重、脘腹痞满、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
行,外出锻炼动静结合。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此时秋高气爽,非常适合户外活动,如爬山、慢跑、打太极拳、游泳、跳绳等。不过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
保持情志的稳定及开心
秋风萧瑟,感性的人容易“自古逢秋悲寂寥”,人一悲就会使气机不断地消耗,正所谓“悲则气消”“悲忧伤肺”。在秋天,保持情志的稳定及开心,就相当于是在养肺。
可采取以下情志养肺的方法:一是大笑宣肺,看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段子,多笑一笑;或者干脆大声发出“哈哈哈”的声音,用声音动作带动发笑,宣表肺气,不致于郁结心中。二是艺术养肺,听一些开心的曲子,看一些让人心情愉悦的影片,以艺术情操来陶冶情志,以达到养肺的作用。
不妨试试脏腑经络养生
进入秋季,肺的肃降功能增强,中医认为,肺金克肝木,此时养生除了要注重“养肺”,还不能忘了“疏肝”和“调理脾胃”。
清肺养肺:可通过循肺经拍打及按摩肺经上的穴位达到养肺润燥的目的;按揉膏肓穴具有清肺养阴、益气补虚的作用,体质虚寒者可在此穴位上进行艾灸。
疏肝:双掌心贴于乳下期门穴,顺着肋骨缘往章门穴刮擦。每次至少擦120次,以舒适、发热为度。
调理脾胃:按揉三阴交具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的作用,脾胃虚弱者及阴虚诸症的人群可经常揉按此穴。
戒浮躁:入秋后,空气逐渐变得干燥,白露之后更甚,人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很容易产生焦躁的情绪,此时一定要注意养心。心情抑郁不畅可以按摩太冲穴缓解。太冲穴又称为“撒气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有助于消除抑郁,改善心情。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