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卢刚)海南澄迈县湿地保护协会16日介绍,有“中国最美小鸟”美誉的蜂虎鸟的身影近日频现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500余只蜂虎鸟在保护区内筑巢安家、繁衍生息,吸引了不少鸟类爱好者带着“长枪短炮”前来拍摄。
图为近日在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安家的栗喉蜂虎。 姚伟 摄澄迈县湿地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姚伟说,今年4月,他惊喜地发现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内多处有蜂虎鸟的身影。特别是刚刚完成退塘还湿后留下的塘堤,随处可以找到蜂虎鸟的巢洞。经过他与其他观鸟爱好者一个多月的观测和统计,今年来花场湾内繁衍生息的蜂虎鸟至少有500只。
近日,栗喉蜂虎现身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 姚伟 摄每年4月至7月是栗喉蜂虎的繁殖期,它们会选择集群筑巢,将巢洞设于山坡垂直的河岸或砂质的峭壁之上,然后在巢洞中产下鸟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幅降低天敌的捕食威胁,增进群体觅食的效率,增强对幼体的食物供应与保护。
图为近日在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安家的栗喉蜂虎。 姚伟 摄姚伟介绍,蜂虎对栖息及筑巢环境要求很高,筑巢沙土要细小松散,巢穴外部视线要好,保证阳光充足。而且这些小鸟喜静,要找到满足这些条件的区域,实属不易。
经过观测,在花场湾内,已发现有五、六个塘堤的堤坝内发现蜂虎栖息的踪迹。目前,聚集在花场湾的蜂虎鸟主要是栗喉蜂虎,也发现少量的蓝喉蜂虎。根据蜂虎鸟的习性,再过一段时间会有更多的蓝喉蜂虎聚集至花场湾。
近日,蜂虎鸟在澄迈花场湾聚集。 姚伟 摄近日,大量蜂虎鸟在澄迈花场湾聚集。 姚伟 摄蜂虎鸟对栖息地环境要求极高,往年在花场湾内发现的蜂虎数量也只有少数,为什么今年会有大量的蜂虎鸟选择在花场湾内筑巢生息?姚伟说,这与花场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22年3月份,澄迈县福山镇成立退塘工作专班,历时9个月全面完成了花场湾花场村3054.9亩养殖塘退塘还湿工作。
图为近日在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安家的栗喉蜂虎。 姚伟 摄近日,蜂虎鸟的身影频现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 姚伟 摄近年来,澄迈县湿地保护协会在花场湾内持续开展公益环保活动及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保护工作,并组织种植红树约10万株,改善红树林面积约100亩。如今,花场湾除了生态变好外,还迎来越来越多的鸟类。
近日,蓝喉蜂虎抵达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 丁恒 摄近日,在澄迈县花场湾自然生态保护区,栗喉蜂虎将食物送至洞穴。 姚伟 摄目前,澄迈县正在研究重新规划花场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将其打造成为海南省内外知名观鸟之地,让“退塘还湿”的村民依靠即将通车的环岛旅游公路和良好生态的花场湾吃上旅游饭。(完)
下一篇:最后一页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